新聞中心
News Center
5家手機銀行App月活用戶逾5000萬 “大零售”揮別跑馬圈地轉型精耕細作
來源:21世紀經濟報道 辛繼召 雷思敏 發布時間: 2020-12-09 瀏覽量:
次 分享到
一方面,商業銀行從MAU運營向AUM運營轉變,以財富管理為抓手搭建零售金融新的轉型模式。另一方面,各大手機銀行界面、功能已高度趨同,而疫情影響下,卻使得銀行正在搭建的“中臺”成為冰山之下的“主戰場”。
“今年初很多大行網點沒開門,但企業有融資需求,個人沒地花錢也要理財,我們的客戶經理從大行手里搶到了不少之前接觸不到的小微客戶,吃到了肉?!苯?,一位華東中小銀行總行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,其所在的銀行通過微信、App等線上渠道迅速反應,一度“反攻”當地大行的市場份額。
疫情使得金融服務線上化突然全面到來。特別是,“大零售”轉型數年后,至少5家手機銀行App月活用戶數已逾5000萬。進入千萬數量級后,這些銀行這在經歷經營思路的調整。
進入12月,招行、中信多家銀行以直播的方式發布新版手機銀行App?!爱斍傲闶?.0數字化轉型進入深水區”。招行相關負責人表示,“在用金融科技重構億級用戶的獲取后,我們開始探索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提升流量的轉化與經營效率?!?/span>
App大版本的更新背后,是疫情加深了用戶對消費理性、財務管理、風險防控的思考。據QuestMobile數據,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,四大行、招行手機銀行App的MAU均逾5000萬,用戶增幅均在20%以上。
業內人士預期,金融科技從跑馬圈地邁入精耕細作時代。中金公司曾發布報告稱,頭部App或從關注用戶規模擴張更多轉向用戶運營層面。
一方面,商業銀行從MAU運營向AUM運營轉變,以財富管理為抓手搭建零售金融新的轉型模式;另一方面,各大手機銀行界面、功能已高度趨同,而疫情影響下,卻使得銀行正在搭建的“中臺”成為冰山之下的“主戰場”。
提升App留存率
“手機銀行App曲線,以前是從金融延伸到生活,用高頻的生活場景帶動低頻的金融場景,這就是MAU運營?!币晃蝗A南股份行人士表示。
但今年,受疫情影響,90后、Z世代的理財、財務規劃反而受到啟蒙,中老年人的線上理財需求被教育。作為財富管理“正規軍”的銀行業,正在想法設法提高用戶留存率,其手段是財富管理手段,即推動MAU與AUM的融合。
先看數據,頭部手機銀行App的月活用戶數已步入5000萬級別。
據QuestMobile數據,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,商業銀行App的MAU增幅逾20%。其中,建設銀行、農行掌上銀行、工商銀行、招商銀行(600036,股吧)、中國銀行App的MAU分別為8864萬、7465萬、6607萬、5310萬,5310萬,分別增長21.4%、29.0%、26.3%、27.4%、34.6%。此外,支付寶MAU為7.58億,同比增長13.5%;云閃付、華為錢包MAU分別為7072萬、5404萬,分別增長25.9%、62.0%。
12月3日,招商銀行App 9.0正式發布。其間,招行相關人士在接受《21世紀經濟報道》等媒體采訪時表示,這意味著該行零售金融3.0轉型開始從量變走向質變。
其邏輯是,傳統金融向互聯網遷移,需要繪制自己的“漏斗”模型,先擴大外延全力獲客,再發展客戶,提高留存率,為客戶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便捷金融服務,進而實現流量變現。MAU與AUM并非對立而是融合關系。MAU運營帶來獲客非線性增長,并能帶動AUM的穩健增長。
一直以來,管理零售客戶總資產(AUM)被視為銀行零售金融競爭力的核心指標。觀察各大銀行財務數據,雖受疫情影響,在大部分銀行上半年凈利潤負增長的情況下,六大國有銀行AUM增長維持在個位數;股份制銀行AUM增速較快,有的增幅突破10%。
股份制銀行中,招行AUM規模最大,截至6月末為8.26萬億元,較上年末增長10.26%,招行三季報顯示其AUM單季增量4300億元。截至6月末,平安銀行(000001,股吧)AUM為2.32萬億元,較上年末增長17.1%;光大銀行(601818,股吧)AUM規模達1.88萬億元,增長10.46%;中信、浦發、興業、浙商銀行的個人AUM增幅為個位數。
“在用金融科技重構億級用戶的獲取后,我們開始探索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提升流量的轉化與經營效率,即如何更好地為用戶服務?!闭行邢嚓P負責人將此定義為對MAU北極星戰略的一次升華,招行的零售3.0轉型也由此進入質變階段。
他表示,招商銀行App用戶中,35歲以下年輕用戶占比超過60%。為更好盤活年輕用戶,提升用戶的長期黏性與活躍度,9.0版本發布了“M+會員計劃”,將用戶行為與App的金融場景和非金融場景連接起來,以AUM與MAU雙線聯動的方式,構建移動互聯時代的用戶分層經營體系。此外,新的招商銀行App 9.0打造個人財富主賬戶,除銀行賬戶資產外,也展示社保、公積金、不動產、企業年金等泛金融資產信息。
中臺驅動倍數級經營
“今年通過我們自己權益平臺,App前11個月開展了5000余個線上活動,發放了2億多次權益?!闭行邢嚓P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舉例稱,如果沒有中臺的支持,是不可能做這么大批量、倍數級增長的權益經營活動。比如獲客,招行搭建了魔方活動、紅包等運營平臺,總分行在5分鐘內即可快速配置并上線一個活動,并通過招商銀行App觸達目標用戶。
App早已成為“大零售”的核心抓手,但經數年發展,各大手機銀行界面、功能已高度同質化?!爸信_”成為手機銀行的看不見的冰山水面之下的“主戰場”。
這是由于,疫情使得金融服務線上化突然全面到來。由于線下人流大幅減少,不少營業網點一季度甚至暫停營業,各大銀行不得不盡可能通過互聯網銀行、手機App等線上渠道展業。
所謂“中臺”,這一概念來自于互聯網行業。阿里巴巴自2015年提出構建了符合大數據時代特征的“大中臺、小前臺”組織機構和業務機制,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在數字化過程中仿效了阿里巴巴的中臺戰略。
隨后,隨著銀行數字化轉型向縱深推進,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開展了中臺化轉型,建立了企業級業務中臺和數據中臺。
從各大銀行看,中臺能力建設也成為各大銀行發力的焦點。
交行在今年中報展望中表示,該行將“轉模式”。通過科技全面重塑經營管理;積極參與金融科技監管試點項目;加快數據中臺建設和監管數據集市建設,健全行內外數據交互機制。
平安銀行中報顯示,截至6月末,該行構建了中臺運營和AI中臺管理平臺,賦能了203個前臺場景上線,共發布159項中臺能力,且多項中臺能力實現對外輸出。
民生銀行(600016,股吧)中報顯示,該行科技金融聚焦場景+中臺“兩個重點”,加速發揮中臺架構優勢、數據賦能價值和創新引領作用。
招行中報顯示,數字化中臺體系成型,優勢逐漸凸顯,不僅賦能全行零售業務轉型,也為億級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體驗。
招行相關人士對記者舉例稱,以招商銀行App為例,從8.0到9.0一個大版本共完成1800余項需求,是歷年版本之最,做到了周周有迭代。而這一龐大的體系中,“10+N”數字化中臺建設占據了相當的比重。上半年,約有88%的用戶在遇到問題時會使用App智能客服模塊來尋求幫助,其中,超過92%的問題由AI機器人直接處理解決。招商銀行App首席產品經理表示,“當把獲客、經營、數據、風控等各個中臺一一建好之后,招行就能形成一個數字化經營的新生態”。
一位華南銀行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,上半年以來最明顯的表現就是顧客不去柜臺了,都在手機上辦,這就倒逼銀行提升從獲客、留客向中臺、后臺集中。他認為,有些銀行后臺和中臺建設欠佳,如果前臺也是這樣,那么市場占有率會被擠壓。疫情后時代,需要改變底層思維,傳統主流銀行產品的改變將進一步帶動中臺、后臺的改造。
(作者:辛繼召,實習生雷思敏 編輯:馬春園)
“今年初很多大行網點沒開門,但企業有融資需求,個人沒地花錢也要理財,我們的客戶經理從大行手里搶到了不少之前接觸不到的小微客戶,吃到了肉?!苯?,一位華東中小銀行總行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,其所在的銀行通過微信、App等線上渠道迅速反應,一度“反攻”當地大行的市場份額。
疫情使得金融服務線上化突然全面到來。特別是,“大零售”轉型數年后,至少5家手機銀行App月活用戶數已逾5000萬。進入千萬數量級后,這些銀行這在經歷經營思路的調整。
進入12月,招行、中信多家銀行以直播的方式發布新版手機銀行App?!爱斍傲闶?.0數字化轉型進入深水區”。招行相關負責人表示,“在用金融科技重構億級用戶的獲取后,我們開始探索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提升流量的轉化與經營效率?!?/span>
App大版本的更新背后,是疫情加深了用戶對消費理性、財務管理、風險防控的思考。據QuestMobile數據,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,四大行、招行手機銀行App的MAU均逾5000萬,用戶增幅均在20%以上。
業內人士預期,金融科技從跑馬圈地邁入精耕細作時代。中金公司曾發布報告稱,頭部App或從關注用戶規模擴張更多轉向用戶運營層面。
一方面,商業銀行從MAU運營向AUM運營轉變,以財富管理為抓手搭建零售金融新的轉型模式;另一方面,各大手機銀行界面、功能已高度趨同,而疫情影響下,卻使得銀行正在搭建的“中臺”成為冰山之下的“主戰場”。
提升App留存率
“手機銀行App曲線,以前是從金融延伸到生活,用高頻的生活場景帶動低頻的金融場景,這就是MAU運營?!币晃蝗A南股份行人士表示。
但今年,受疫情影響,90后、Z世代的理財、財務規劃反而受到啟蒙,中老年人的線上理財需求被教育。作為財富管理“正規軍”的銀行業,正在想法設法提高用戶留存率,其手段是財富管理手段,即推動MAU與AUM的融合。
先看數據,頭部手機銀行App的月活用戶數已步入5000萬級別。
據QuestMobile數據,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,商業銀行App的MAU增幅逾20%。其中,建設銀行、農行掌上銀行、工商銀行、招商銀行(600036,股吧)、中國銀行App的MAU分別為8864萬、7465萬、6607萬、5310萬,5310萬,分別增長21.4%、29.0%、26.3%、27.4%、34.6%。此外,支付寶MAU為7.58億,同比增長13.5%;云閃付、華為錢包MAU分別為7072萬、5404萬,分別增長25.9%、62.0%。
12月3日,招商銀行App 9.0正式發布。其間,招行相關人士在接受《21世紀經濟報道》等媒體采訪時表示,這意味著該行零售金融3.0轉型開始從量變走向質變。
其邏輯是,傳統金融向互聯網遷移,需要繪制自己的“漏斗”模型,先擴大外延全力獲客,再發展客戶,提高留存率,為客戶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便捷金融服務,進而實現流量變現。MAU與AUM并非對立而是融合關系。MAU運營帶來獲客非線性增長,并能帶動AUM的穩健增長。
一直以來,管理零售客戶總資產(AUM)被視為銀行零售金融競爭力的核心指標。觀察各大銀行財務數據,雖受疫情影響,在大部分銀行上半年凈利潤負增長的情況下,六大國有銀行AUM增長維持在個位數;股份制銀行AUM增速較快,有的增幅突破10%。
股份制銀行中,招行AUM規模最大,截至6月末為8.26萬億元,較上年末增長10.26%,招行三季報顯示其AUM單季增量4300億元。截至6月末,平安銀行(000001,股吧)AUM為2.32萬億元,較上年末增長17.1%;光大銀行(601818,股吧)AUM規模達1.88萬億元,增長10.46%;中信、浦發、興業、浙商銀行的個人AUM增幅為個位數。
“在用金融科技重構億級用戶的獲取后,我們開始探索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提升流量的轉化與經營效率,即如何更好地為用戶服務?!闭行邢嚓P負責人將此定義為對MAU北極星戰略的一次升華,招行的零售3.0轉型也由此進入質變階段。
他表示,招商銀行App用戶中,35歲以下年輕用戶占比超過60%。為更好盤活年輕用戶,提升用戶的長期黏性與活躍度,9.0版本發布了“M+會員計劃”,將用戶行為與App的金融場景和非金融場景連接起來,以AUM與MAU雙線聯動的方式,構建移動互聯時代的用戶分層經營體系。此外,新的招商銀行App 9.0打造個人財富主賬戶,除銀行賬戶資產外,也展示社保、公積金、不動產、企業年金等泛金融資產信息。
中臺驅動倍數級經營
“今年通過我們自己權益平臺,App前11個月開展了5000余個線上活動,發放了2億多次權益?!闭行邢嚓P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舉例稱,如果沒有中臺的支持,是不可能做這么大批量、倍數級增長的權益經營活動。比如獲客,招行搭建了魔方活動、紅包等運營平臺,總分行在5分鐘內即可快速配置并上線一個活動,并通過招商銀行App觸達目標用戶。
App早已成為“大零售”的核心抓手,但經數年發展,各大手機銀行界面、功能已高度同質化?!爸信_”成為手機銀行的看不見的冰山水面之下的“主戰場”。
這是由于,疫情使得金融服務線上化突然全面到來。由于線下人流大幅減少,不少營業網點一季度甚至暫停營業,各大銀行不得不盡可能通過互聯網銀行、手機App等線上渠道展業。
所謂“中臺”,這一概念來自于互聯網行業。阿里巴巴自2015年提出構建了符合大數據時代特征的“大中臺、小前臺”組織機構和業務機制,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在數字化過程中仿效了阿里巴巴的中臺戰略。
隨后,隨著銀行數字化轉型向縱深推進,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開展了中臺化轉型,建立了企業級業務中臺和數據中臺。
從各大銀行看,中臺能力建設也成為各大銀行發力的焦點。
交行在今年中報展望中表示,該行將“轉模式”。通過科技全面重塑經營管理;積極參與金融科技監管試點項目;加快數據中臺建設和監管數據集市建設,健全行內外數據交互機制。
平安銀行中報顯示,截至6月末,該行構建了中臺運營和AI中臺管理平臺,賦能了203個前臺場景上線,共發布159項中臺能力,且多項中臺能力實現對外輸出。
民生銀行(600016,股吧)中報顯示,該行科技金融聚焦場景+中臺“兩個重點”,加速發揮中臺架構優勢、數據賦能價值和創新引領作用。
招行中報顯示,數字化中臺體系成型,優勢逐漸凸顯,不僅賦能全行零售業務轉型,也為億級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體驗。
招行相關人士對記者舉例稱,以招商銀行App為例,從8.0到9.0一個大版本共完成1800余項需求,是歷年版本之最,做到了周周有迭代。而這一龐大的體系中,“10+N”數字化中臺建設占據了相當的比重。上半年,約有88%的用戶在遇到問題時會使用App智能客服模塊來尋求幫助,其中,超過92%的問題由AI機器人直接處理解決。招商銀行App首席產品經理表示,“當把獲客、經營、數據、風控等各個中臺一一建好之后,招行就能形成一個數字化經營的新生態”。
一位華南銀行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,上半年以來最明顯的表現就是顧客不去柜臺了,都在手機上辦,這就倒逼銀行提升從獲客、留客向中臺、后臺集中。他認為,有些銀行后臺和中臺建設欠佳,如果前臺也是這樣,那么市場占有率會被擠壓。疫情后時代,需要改變底層思維,傳統主流銀行產品的改變將進一步帶動中臺、后臺的改造。
(作者:辛繼召,實習生雷思敏 編輯:馬春園)
本文關鍵詞:

上一條: 平安銀行私人銀行發布銀發族理財及…